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

高山流水

甘肃嘉峪关6月26日电 (戴文昌)26日,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发布消息,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甘宁段成功投产。至此,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对提升国际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能源安全及共建绿色能源丝绸之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据介绍,该工程采取分段建设,吐鲁番至中卫段是西气东输四线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长1745公里,占西四线总长过半,途经新疆、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17县(市),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

工程投产后年输气能力达150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2700多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达到“千亿方”,显著提升天然气跨区域调配能力。

本次投产的甘宁段管道长1162公里,起自红柳压气站,止于中卫联络站,与4条油气管道长距离并行敷设,交叉穿越点密集,工程管道沿线地质复杂,多戈壁荒漠,近70公里穿越安西极旱荒漠保护区,温差大,蒸发量为降水800倍,生态异常脆弱且物种丰富,给工程建设与投产带来多重考验。

为保护湿地植被、减少对野生动物的打扰,该集团制定“绿色施工方案”,科学选线调整保护区管线超6公里、偏离湿地40米,用22毫米加厚钢管,严控作业带宽度,培训人员,选取环保材料,“钉桩绑绳”控制车辆行驶路线,分类处置固体废弃物,实现生态与工程双赢。

面对极端气候与复杂地质条件,该集团在沿线7处地震断裂带采用管径1219毫米、X80高钢级大应变钢管,提升管道应对地震变形能力;大规模推广18米等规格加长管,较常规钢管减少焊口6000道;全面推行“全自动化焊接、全数字化检测、全机械化防腐”,焊接一次合格率超99%,效率较传统手工焊提升3倍。

与此同时,该集团还积极推进智能工地建设,建立全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采掘作业面监控全覆盖,远程查隐患。利用无人机航飞建立三维模型,掌握工程进度质量。为每根管道定制专属“身份二维码”,全面记载材料生产、运输、作业参数等详细信息,形成数字孪生管道,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依据。

西气东输四线全线投产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进一步完善中国西北能源通道,有效增强管网供气可靠性与灵活性,将更多中亚气、新疆气输送至环渤海、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推动沿线经济发展。(完)

相关推荐:

旺角旺角彩妹免费资料大全——内容算法解构

香港6合彩免费资料——数据透明剖析

新澳2025资料,重视实名认证

澳门一码一肖一中今晚-揭秘过度包装

上肖下码最准确生肖-识别注册赠礼陷阱

澳门管家婆一码一中资料100——警惕虚构口碑

新奥2025精准正版免费_弄懂“限时福利”

澳门一肖一码一百——理性建议

2025葡京赌侠正版全年资料——评分系统说明

芳草地二肖四码最精准的更新时间——识别重复承诺

新澳门精准四肖期期中特,坚持冷静判断

新澳2025今晚特马开奖-接口稳定性测试

香港最准内部免费资料大全亮点识破用户伪评

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65期案例分析

2025新版澳门天天开好彩大全——用户评分分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