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响诗音乐会重构《春江花月夜》的古今对话

高山流水

南京6月21日电 当“孤篇盖全唐”的唐诗《春江花月夜》化身为一台民族交响诗音乐会,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日前在南京首演这台作品,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千年的诗乐对话。

民族交响诗《春江花月夜》由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张朝耗时近一年创作,以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千古绝唱为蓝本,融入创新的音乐表现形式,并突破传统古曲的演绎框架,以“春、江、花、月、夜”五大意象为脉络,将原诗拆解为《序曲——海上明月》《春月——花月照林》《间奏——江流暗涌》《江月——孤月明空》《花月——诗国之舞》《逐月——逐月照君》《终曲——乘月寻梦》七个乐章,构建起“民族底蕴+交响形式+哲思内核”的全新音乐叙事体系。

开场,拉弦、弹拨、吹管、打击乐器通过强弱、远近、不同节奏和层次的交织,重现了诗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名场面。序曲之后,随着轻快而丰富的乐曲,人们仿佛步入“月照花林皆似霰”的美好意境。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古筝协奏曲《江月——孤月明空》中,金钟奖得主、古筝演奏家刘乐指尖流淌的音符,在对生命归属的一遍遍“叩问”中,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认知与人生理解。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在《逐月——逐月照君》中,金钟奖得主、二胡演奏家章海玥以慢板的悠扬与急板的张力勾勒出月光下的永恒守望。

终曲的“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被作曲家赋予全新诠释——月亮圆满落下,热情似火的曙光将照亮大地,满江、满树皆充满温情。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歌唱家刘桐与江苏省演艺集团爱之旅合唱团的加盟,以人声的细腻层次为“夜”的深邃增添人文温度,传递出“月落之后曙光将至”的希望。

在张朝看来,《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是因为张若虚没有传统文人的悲秋叹息。尽管诗中有感叹与同情,但最终落脚“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情”,这是一种曙光,更是情感与爱的圆满。

作为江苏省民乐团今年的重大剧目,民族交响诗《春江花月夜》以“诗化结构”重新定义民族交响乐的表达边界,这种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让作品超越了简单的国潮复刻,成为一次以现代艺术语言激活古典哲思的成功实践。(完)

相关推荐:

黄大仙免费资料大全最准资料-权限限制机制

今天9点35分开将结果是_看清数据来源

2025年澳门精准的资料,订单状态解析

新奥精准免费提供——审视订单回溯机制

2025年正版资料免费大全六肖中特_检查库存真伪

新澳最新快资料,洞察刷单行为

17澳门正版图库回避非法推介

新版资料大全-判断产品真假

WW777766香港开奖结果正版理性看待折扣

四肖期期准资料准四小鱼儿,实质权益分析

新澳2025今晚特马开奖结果一——关注品牌信誉

澳门管家婆100中奖——返现条件评估

澳门挂牌之全篇[更新100%],数据来源说明

二四六好彩天天免费,246——社会现象解析

新澳门今晚开特马查询警惕秒杀陷阱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民族交响诗音乐会重构《春江花月夜》的古今对话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