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筑起气象防灾减灾“智慧防线”

高山流水

梅州6月13日电 题:千年古镇筑起气象防灾减灾“智慧防线”

作者 王坚 吴文媚

粤北山区的三省交界处,拥有1200年历史的梅州梅县区松口古镇,既是客家人“下南洋”的首站,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然而,密布的河流、频发的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汛期集中强降雨与上游水库泄洪叠加,让这座千年古镇长期经受极端天气的考验。

去年,梅州市梅县区气象局与松口镇人民政府共同探索构建“上下联动、分区防治、主动避险”的气象灾害防御新机制,年底12月,松口镇成功创建粤东首个“广东省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设先行镇”,开启了“靠天经验”到“知天科技”。

在松口镇车田村,四要素自动气象站静静矗立,实时数据源源不断传回镇气象服务站。

“过去全镇只有4个观测站,防灾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判断。”松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梁彬介绍,去年他们加快建设步伐,统筹规划新建了7个站点,覆盖农业、水利、交通等多个领域,编织起一张更精密的监测网。

在重大天气过程期间,镇里每日通过该系统与梅县区气象局进行实时会商,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最权威的预报信息。针对松口洪水多发特点,梅县区气象局还为其“量身定制”了“松口气象服务系统”,重点建设韩江流域灾害性天气协同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让上游流域的雨情等尽在掌握。

精准的预报预警信息,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瓶颈,及时传递到每家每户?松口镇的答案是创新推行“气象预警+大喇叭+网格员”模式。

如今,全镇46个行政村实现了农村气象大喇叭全覆盖。一旦监测到重大天气过程,预警信息通过梅县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可“一键式”启动所有大喇叭广播预警,信息同时精准推送至村干部和网格员手机端,确保“预警到户、责任到人”。

“农村老人多,手机使用率相对较低。以前预警信息传递是个大难题。”松口镇综合事务中心水务组干部何乐贤指着村头的大喇叭说,“现在,大喇叭一响,预警信息和河水水位情况瞬间传遍全镇,老百姓能第一时间做好撤离准备,心里踏实多了。”

除了“硬科技”支撑,松口镇同步深耕“软实力”培育。在松口中学,校园气象科普站让防灾减灾知识扎根于青少年心中,在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百年骑楼街,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活动拉近了公众与气象信息的距离。

“网格化责任体系+智能化监测平台+靶向化预警发布”——这套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模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今年以来,面对多轮极端天气考验,松口镇成功实现了“大雨大汛无大灾,人员零死亡”的目标。(完)

相关推荐:

澳门一肖一码一一特一中生财三期必中40一期——专家评述

澳门综合出码走势图区分品牌真伪

澳门管家婆一码一肖典型案例剖析

新澳门出彩综合走势图2025,拆解会员服务

喜中网全网资料最快_投资风险说明

马会传真资料自运营生态分析

2025全年免费资料大全王中王三海经资料-检查收款路径

人乱AN乱Alv老人乱-远离非法集资

新澳门独家12码开奖——推荐系统解析

62827澳彩资料最新版使用方法,价格分析

澳门正版精准免费大全凤凰网-防止捆绑销售

澳门四不像图片大全今晚_客服响应机制

新澳门彩出码综合走势图,退换货机制说明

7777788888精准四肖中特预测,技术规范说明

2025新澳资料免费公开-实用科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千年古镇筑起气象防灾减灾“智慧防线”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