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港媒体重走滇缅公路 触摸“抗战生命线”的烽火记忆

高山流水

云南德宏11月1日电 (陈静)10月26日至11月1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共同组织的“重走滇缅公路”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昆明、大理、保山、德宏,实地触摸“抗战生命线”的烽火记忆。

1937年,中国沿海地区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沦陷。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约20万滇西各族民众靠双手和简单工具,在崇山峻岭中“凿”出滇缅公路,3200名南洋华侨青年回国支援抗战、在滇缅公路抢运物资,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唯一能获得国际援助物资的通道。

“重走滇缅公路”主题采访活动首站为昆明滇缅公路零公里纪念碑,随后,采访团一行沿滇缅公路先后参访“血肉筑就抗战生命线——抗战时期滇缅公路档案文献图片展”、昆明飞虎队纪念馆。踏上滇缅公路功果桥遗址,参访松山战役旧址触摸布满弹孔的树木。探访惠通桥及南洋华侨机工归国抗战纪念园,与南侨机工后代深入交流。

“我曾在香港《文汇报》副刊上发表了几十篇有关滇西抗战、滇缅公路等的文章,对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张国良走进南洋华侨机工归国抗战纪念园,在南侨机工英雄墙前驻足许久。他表示,此次沉浸式重走滇缅公路,对中华民族大团结、共同抵御外敌有了切身体会,海外华侨华人用行动实践了“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精神。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明报》副总编辑林蔼纯是首次到访云南省昆明市以外的地区,“我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这次是来补课。”她说,印象最深的是在昆明市五华区新闻里社区南侨机工主题文化长廊,抗战历史及爱国教育已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深入了解滇西民众修筑滇缅公路、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等历史后,“我真正理解了全民族抗战的含义。”

“这次实地采访让我非常震撼,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香港有线新闻记者刘卓岚是青年一代新闻工作者,这是她首次踏访云南。她对南侨机工群体的故事尤为关注,因为许多香港同胞祖籍是福建、海南等地,这也是许多南侨机工的故乡。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携手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完)

相关推荐:

金多宝免费资料大全下实用技巧

2025澳门抓码王图不迷信权威

2025新奥今晚资料_系统解读

香港二四六开奖结果-识别后台操作

2025澳门特马今晚开奖一,了解政策背景

2025今晚澳门9点35分开什么_对抗信息轰炸

狠狠夜夜天天避免夸张陈述

今期澳冂三肖三码开一码预防内容诱导

2025新澳门欲钱料_辨别购物返现

一肖期期准精选资料,远离假专家言论

2025澳门精准正版图库-_逻辑追溯

32596.cσm查询资科 资科——官方与第三方区分

2025澳门凤凰网一码一肖-警惕假冒产品

2025年灵码表-实地调查数据

2025年正版资料免费_核对开票细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滇港媒体重走滇缅公路 触摸“抗战生命线”的烽火记忆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