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风暴升级,前海财险股权拍卖陷僵局

高山流水

(来源:投资者网-思维财经)

债务风暴升级,前海财险股权拍卖陷僵局

【保险360】聚合200+保险公司核心数据,穿透每一个数据。

「涉及宝能系20亿债务纠纷。」

作者|方见微

近日,前海财险20%股权的司法拍卖再度生变。

原定于近期举行的公开拍卖,因相关股东就执行程序提出异议并向高级人民法院提起复议,而被依法宣布中止。这已是该笔股权在三个月内第二次被叫停,背后牵涉的,是一场横跨保险、地产与金融的复杂债务风暴。

此次拍卖的标的,源自前海财险第二大股东——钜盛华所持股权。作为宝能集团旗下的重要资本平台,钜盛华因与中融人寿高达20.25亿元的债务纠纷未能如期清偿,已被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冻结其名下包括前海财险股权在内的多项资产,并启动司法拍卖程序以偿还债务。

然而,拍卖进程屡次受阻,暴露出当前困境的复杂性:一方面,钜盛华等股东通过法律程序延缓资产处置,试图争取更多谈判或重组时间;另一方面,潜在竞买人对前海财险的经营状况、股东背景及未来发展前景持谨慎态度,导致市场参与意愿低迷。

这一反复拉锯的司法过程,不仅使股权处置陷入僵局,更将前海财险长期积累的经营问题彻底暴露在“聚光灯”下。

01

股权拍卖两度中止,牵出背后20亿债务困局

前海财险20%股权的司法拍卖,自启动之初便充满波折。

首次拍卖因无人出价而流拍,第二次则在临近开拍时因钜盛华提出执行异议而中止。如今,该异议已进入高级人民法院复议程序,意味着这场股权处置的拉锯战还将持续。

这笔3080万元起拍价的股权,背后牵连着高达20.25亿元的巨额债务。债权人中融人寿与钜盛华的纠纷源于早年金融投资与资金拆借,因钜盛华母公司宝能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而全面爆发。为追偿债务,法院依法冻结了钜盛华持有的前海财险20%股权,并启动司法拍卖程序。

然而,股权拍卖的屡次受阻,暴露出两大问题。首先,是资产估值与市场信心严重错配,在“宝能系”信用持续恶化、前海财险自身经营不稳的背景下,潜在买家对这笔股权的价值存疑,担心接手后陷入更多历史包袱。

其次,司法执行面临着复杂的利益博弈,股东尝试通过异议程序延缓资产处置,反映出债务清偿的艰难与透明度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20%的股权并非孤立存在。截至目前,前海财险总股本中已有57.9%的股权处于司法冻结状态,主要集中在钜盛华及其他关联方名下。这意味着公司近六成资本已被“锁定”,不仅无法用于增资扩股,更严重制约了其资本补充能力与战略调整空间。

02

管理层“大换血”,核心职位相继更迭

在资本困局之外,前海财险的公司治理也正经历动荡。2025年以来,公司管理层迎来“大换血”,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等核心岗位接连发生人事变动,公司治理结构面临挑战。

公开信息显示,前海财险原董事长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随后由公司内部提拔的新任董事长接任。然而,这一过渡并未带来预期的稳定局面。总经理职位长期处于空缺状态,期间由董事长霍建梅代行总经理职权,反映出公司尚未物色到合适人选或内部存在接班人争议。董事会秘书及多名副总经理也相继离职或调岗,核心管理团队频繁更迭,决策链条被打乱。

目前,前海财险除董事长霍建梅代行总经理职权外,管理团队仅剩三人,包括审计责任人王占军、合规负责人胡晟及总精算师楠笛。

董事长霍建梅代行总经理职责,虽可暂时维持公司运转,但从公司治理角度看,或存在隐患。董事长与总经理本应实现“决策与执行”分离以形成有效制衡,如今“一肩挑”两大要职,可能导致权力过度集中,削弱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功能。

此外,代行制度通常为临时性安排,若长期未能任命正式总经理,或将影响公司对外合作、战略谈判与投资者信心。

一位保险业资深人士指出:“保险公司是经营长期风险的机构,管理层的稳定至关重要。频繁换帅不仅影响战略落地,更会动摇员工信心与客户信任。”

03

破局尝试,前海财险能否扭转局面?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前海财险综合偿付能力仅为100.84%,仅略高于监管规定的100%最低红线。

与此同时,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前海财险的风险综合评级便由B类下调至C类,此后已连续12个季度维持在C类水平。根据“偿二代”监管规则,C类公司属于“偿付能力不足”或“存在较大风险”的机构,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包括限制业务范围、不得新增投资、暂停资金运用等。

业务方面,自2016年以来,前海财险已连续九年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盈利能力长期疲弱。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保险业务收入为3.23亿元,净利润为-0.19亿元,亏损态势仍未扭转。

从业务规模看,前海财险的保险收入自2019年达到22.66亿元的峰值后便一路下滑。2020年至2023年,其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1.31亿元、19.39亿元、14.43亿元和15.64亿元。即便2023年略有反弹,也未能恢复至2020年水平,反映出公司在渠道拓展、产品创新与客户留存方面均面临挑战。

更深层次的问题出在承保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前海财险的综合成本率高达201.56%,其中综合费用率为134.31%,综合赔付率为67.26%。

在财险行业,综合成本率是衡量承保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通常认为,当综合成本率低于100%时,公司可通过承保实现盈利;若高于100%,则意味着承保亏损。而超过200%的综合成本率,承保亏损几乎是必然现象。

面对重重挑战,前海财险也在寻求突围。

今年7月8日,前海财险召开2025下半年加力推进稳健发展工作会议,提出“系统赋能”与“百团销售”两大攻坚行动,试图通过组织动员与销售突击来扭转颓势。

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公司也明确表示,将降低经营成本、严控费用支出,加强经营分析,及时调整业务策略,改善盈利水平,并持续增强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同时,公司将加大与监管及股东的沟通,探索通过增资、发债、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实现外部资本补充,以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对前海财险而言,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并非“冲锋”,而是“止血”与“稳局”。然而,在股权问题悬而未决、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经营业绩持续不振的情况下,前海财险能否扭转局面,仍需时间的检验。(思维财经出品)■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相关推荐:

新奥彩彩1OO网拆解人设包装

澳门一码中精准一码投入公益——利率结构解读

37049cm查询慈善网龙门客栈检查信用分来源

刘伯温精选四肖八码期期准凤凰掌握防骗技巧

今晚必出特马-识别评分造假

知天下最准一肖一码-理性看待打折

2025年澳门精准的资料,语言结构解读

王中王马中王100%的答案在哪里_不受口碑诱导

澳门正版资料马会大全传真排查平台自评内容

芳草地正版免费资料大全_核查对接接口

濠江论坛【买啥都开】期期免费公开!_舆情分析参考

2025澳门精准正版免费看-行业均值对比

王中王727271,物流真实性确认

管家婆的资料一肖中特_不轻信KOL带货

黄大仙三精准资料大全_浏览器插件排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债务风暴升级,前海财险股权拍卖陷僵局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