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勤俭节约与担当作为的统一

高山流水

【光明论坛】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这是时隔近12年后,党中央对这一重要条例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不少内容,这些内容表述朴实化、生活化,都是事关民生发展的具体细节。这也是《条例》的一大亮点,以最直白的话语让群众读得懂党内法规,也以最简洁的表述让群众体会党厉行勤俭节约、抓好作风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比如,《条例》新增了不少表述,包括“带头过紧日子”“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严禁购置奢华物资设备”等。这些表述延续了此前《条例》的框架和整体要求,针对近年来典型案例反映出的铺张浪费、“四风”问题等新问题,给出了更具体、更直接的解决路径和监督方法。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群众眼中过紧日子的最直观体现。机关过紧日子,意味着让更多资金流向民生领域,流向人民群众所需所盼。相关部门在编制“三公”经费预算时,通过压缩“三公”经费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将财政资金转移至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项中,这样的举措一定会越来越多。在一些省份,当地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公共财政优先安排保障教育、科技创新、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等重点领域支出,政策效益已经显现。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三公”经费支出减少,民生领域支出大大增长。

当然,过紧日子并非简单压缩开支,而是通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保障民生福祉和重大战略任务,确保资金使用提质增效,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发展紧要处和群众急需事项上,实现勤俭节约与担当作为的统一。

近些年来,个别地方盲目举债、铺摊子、上项目,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苗头又有所抬升,群众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针对这些问题,修订后的《条例》明确规定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重大决策失误造成严重浪费。这不仅是为了让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也是过紧日子的具体举措之一。

总体看,《条例》的修订亮点颇多,并且实操性针对性强。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党内法规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我们的社会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成色会越来越足。

(光明日报 作者:陈城)

相关推荐:

新澳好彩免费资料查询最新版本——识别跨平台转移

新奥精准精免费提供——浏览环境净化

白小姐今晚最新一肖,行为习惯剖析

77777888精准四肖四码识别虚构口碑

澳门三肖三准100避免赠品诱导

2025澳门特马历史记录——用户反馈解析

新澳门管家一马一中,注意灰色地带

马报最新一期资料图2025版——远离赠品绑定

一肖一码100‰能中多少钱,确认产品授权

2025年天天开彩资料查询,用户行为追踪

新奥天天开奖结果查询_谨慎信用授权

澳门开特马+开奖结果走势核验服务资质

9494港澳资料大全_平台行为模式

新澳今天晚上9点30分0149,警觉社交诱导

王中王一肖一码一特一中一家四口,防止捆绑销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实现勤俭节约与担当作为的统一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