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飞单”是指银行员工未经授权,私自销售非本行正规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使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为有效防范此类行为,投资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仔细核实产品信息。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能仅听银行工作人员的介绍,应通过银行官方网站、客服热线等渠道,查询产品是否为银行正规发行或代销。一般来说,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会在官方渠道进行公示,包括产品名称、类型、风险等级等详细信息。如果在官方渠道无法查询到相关产品,那么很可能就是“飞单”产品。

其次,关注购买流程。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购买流程较为规范,通常需要在银行营业网点的理财专区进行操作,并且会有双录(录音、录像)。双录能够记录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果银行工作人员要求投资者在非正规场所进行购买,或者不进行双录,投资者就需要提高警惕。
再者,留意收益承诺。“飞单”产品往往会承诺过高的收益,以吸引投资者。投资者要明白,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银行正规理财产品的收益是根据市场情况合理设定的,不会出现离谱的高收益。如果遇到承诺超高收益且无风险的产品,很可能是“飞单”陷阱。
另外,了解销售人员资质也很重要。投资者可以要求销售人员出示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查看其是否具备销售理财产品的资格。同时,要注意销售人员是否存在夸大收益、隐瞒风险等不当销售行为。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正规产品和“飞单”产品的区别,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表格:
对比项目 正规银行理财产品 “飞单”产品 产品信息查询 可在银行官方渠道查询到详细信息 官方渠道无相关信息 购买流程 在银行理财专区购买,有双录 可能在非正规场所购买,无双录 收益承诺 收益合理,符合市场情况 承诺过高收益且可能称无风险 销售人员资质 销售人员具备从业资格 销售人员资质可能存疑总之,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要保持谨慎和理性,通过多种方式核实产品和销售人员的情况,避免陷入“飞单”陷阱,保障自己的财产安全。
相关推荐: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如何防范银行理财产品的"飞单"行为?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