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的众多存款产品中,结构性存款和普通存款是两种常见的类型,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从收益方面来看,普通存款的收益相对稳定。它依据银行预先设定的固定利率来计算利息,在存款期限内,利率通常不会发生变动,储户能够准确预知到期时可获得的利息金额。例如,储户在银行存入一笔1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为2%,那么到期后就能按照这个利率获得相应的利息。而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它将传统存款业务与金融衍生品相结合,收益不仅取决于存款利率,还与所挂钩的金融衍生品的表现相关。如果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表现良好,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可能会高于普通存款;反之,如果市场表现不佳,收益可能会低于预期,甚至只能获得较低的保底收益。

在风险程度上,普通存款的风险极低。因为它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根据相关规定,在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50万元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这意味着,只要存款金额在保障范围内,即使银行出现问题,储户的本金和利息也能得到保障。而结构性存款由于与金融衍生品挂钩,其风险相对较高。金融衍生品的价格波动较大,受到市场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利率变化、汇率波动、股票指数涨跌等,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结构性存款的收益存在较大的波动风险。
在流动性方面,普通存款的流动性相对较好。以活期存款为例,储户可以随时支取资金,不受任何限制。定期存款虽然在存期内提前支取会损失一定的利息,但仍然可以提前支取。而结构性存款的流动性较差。大部分结构性存款在存续期内不允许提前支取,储户必须持有至到期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如果在存续期内储户因特殊情况急需资金,无法提前支取存款,这可能会给储户带来不便。
下面通过一个表格来更直观地比较两者的区别:
比较项目 普通存款 结构性存款 收益 相对稳定,按固定利率计算 具有不确定性,与金融衍生品表现相关 风险 极低,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 相对较高,与金融衍生品市场波动有关 流动性 相对较好,活期可随时支取,定期可提前支取(有利息损失) 较差,大部分存续期内不允许提前支取储户在选择存款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收益预期和资金流动性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是选择收益稳定、风险低、流动性较好的普通存款,还是选择可能获得较高收益但风险和流动性较差的结构性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