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段时间,各大券商、基金公司四季度投资策略陆续出炉。整体来看,机构对于A股、港股市场态度较为乐观。机构认为,A股市场方面,流动性、风险偏好等有望成为托底因素,而定价主导权将逐渐回归基本面;科技板块短期需关注局部拥挤问题,中长期仍是投资主线。港股市场方面,增量资金有望推动港股行情继续向上,恒生科技、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值得关注。
定价主导权回归基本面
过去的三季度,A股市场表现强劲,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多个板块估值明显修复。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三季度分别上涨13.39%、30.33%、52.43%。展望四季度宏观环境,机构普遍表示,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有望为市场托底,重磅会议有望进一步提振风险偏好,但权益资产的定价主导权将逐渐回归基本面。
平安基金表示,展望四季度,货币宽松基调延续,从资产定价角度出发,分母端持续呵护,分子端静待政策加码,权益资产定价主导权有望向基本面回归。具体来看,全年视角下,“政策-经济-盈利”的传导仍在推进中,经济周期复苏叠加产业升级驱动的分子端改善可期,股票资产的定价驱动也有望逐步从分母端驱动转向分子端驱动,基本面定价权有望回归。
鹏华基金表示,随着大盘指数突破十年新高,当前A股整体定价回归到合理状态。结构上看,股债再平衡是推动近期ERP修复的主因,而市场对于成长定价依旧维持极度乐观。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总体来看,指数有“兜底”,四季度权益市场风险不大。一方面,中美经贸关系可能在震荡曲折中维持缓和,另一方面有“类平准”基金兜底尾部风险,调整完风险后的权益资产收益率仍具吸引力。
科技板块仍是中长期主线
从三季度行业表现来看,在市场强劲催化下,各行业整体呈普涨态势,其中以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为代表的科技板块表现最为亮眼。从指数层面来看,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行业指数的三季度涨幅达到了51.46%,位列31个申万一级行业之首,而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行业指数三季度均涨超40%。与此同时,银行业指数三季度跌逾10%,是各申万行业指数中唯一一个走跌的行业指数。
展望四季度,对于三季度表现最为热门的科技板块,机构提出,当前需关注局部拥挤的问题,但从中长期视角来看,科技板块仍是投资主线。此外,创新药、制造业龙头“出海”布局机会等同样值得关注。
华商基金经理陈夏琼表示,以AI为代表的产业趋势还在加强,重点关注上游材料、AI电力设备、包括机器人和智驾在内的AI下游应用等方向。她认为,上游材料环节受益于海外链、国内链、端侧等下游需求集中爆发,是量价齐升的关键领域,在产业趋势中段之后有望出现更大的股价弹性。同时AI电力设备中的柴发(柴油发电机组)、HVDC(高压直流输电控制系统)等核心环节和机器人的核心供应链公司,都是全年关注的重要方向。
平安基金则表示,从中期维度看,科技板块需求稳增长与供给“反内卷”的叙事有望驱动新一轮盈利周期改善,但目前仍受限于产能收缩和需求扩张的节奏,依旧需要等待政策与产业端的更多验证。当前阶段,确定性更多集中在产业景气度的持续验证中,宜优先布局行业景气持续验证的科技成长方向,同时看好创新药板块估值继续修复,创新药板块盈利能力有望加速释放,国内创新药政策环境边际改善,助力板块估值抬升。
鹏华基金则认为,对比历史,科技行情整体还未到过热阶段,行业估值分化、头部公司买入集中度等指标距离历史高点仍有空间;需要关注的是科技板块内部局部拥挤度过高的问题,从平衡组合收益与波动的角度,在交易层面可以关注涨幅相对滞后且基本面有积极变化的方向。
路博迈基金表示,9月美联储降息窗口打开之后,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的前景将更加明朗。投资主线有望出现从经营现金流驱动的AI投资,向信贷驱动的传统制造业投资切换。可关注出口韧性提升行业,制造业龙头“出海”布局机会值得聚焦。电力设备、机械、汽车领域龙头已基本实现与地产周期脱钩,还能够参与新兴科技赛道。此外,科技成长仍为中长期配置主线。
资金面驱动港股向上空间
尽管港股市场三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综合前三季度来看,其仍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亮眼。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前三季度分别上涨10.59%、21.05%、9.05%。同时,港股市场成交也较为活跃,而在A股企业赴港“上市潮”驱动下,港股前三季度IPO融资规模同比大增,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5只“A+H”龙头募资均超百亿港元。
从盈利端看,优质港股公司正展现出较强的业绩基本面。华安基金表示,上半年港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改善,且呈现出鲜明的“新兴驱动”特征。Wind数据显示,从营业总收入来看,2025年上半年,超过1230家港股企业实现了营收增长。从一级行业来看,2025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可选消费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速均超10%,显著领先于其他行业,成为拉动港股盈利增长的核心引擎。
展望四季度,机构认为,年内南向资金或仍有增量空间,有望推动港股行情继续向上。从行业来看,港股恒生科技、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均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汇添富数字未来混合基金经理马磊表示,看好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港股市场拥有一批代表中国科技实力的平台型龙头公司,具有稀缺性;二是不断有优质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投资标的日益丰富;三是估值理性,中长期视角下能找到被低估的优质公司;四是在全球AI创新、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卡位布局已经相对完善。
国泰海通研报称,年初以来港股表现出色,虽然前三季度港股阶段性跑输A股,但9月以来在科技股驱动下已重拾升势。当前港股估值仅处历史中位,与A股对比性价比仍然突出,其中科技板块低估优势更加明显。产业趋势叠加资金面持续改善,料港股第四季度有望续创新高。结构上,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行情主线。此外,港股红利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低利率”,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较A股同样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关注。
(记者罗逸姝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