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0月10日电 (卢琪 刘芬 李江萍)武汉市蔡甸区10日启动蔡甸莲藕品牌推广月,当日,武汉市莲藕产业发展研究院启动建设,一批莲藕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蔡甸作为“中国莲藕之乡”,其莲藕种植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期,这里种出的“九孔藕”粉糯清甜、藕丝绵长,备受市场青睐。当前蔡甸正加快把莲藕“品牌流量”转化为“产业增量”,2024年,蔡甸莲藕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量15万吨,总产值达18亿元。

当日,蔡甸区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签约共建武汉市莲藕产业发展研究院。据介绍,该院着力突破莲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将建设育种种植技术、精深加工技术、保鲜加工及贮运技术等研究中心,以及莲藕及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莲藕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莲藕生产基地等平台,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集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蔡甸莲藕传统品种“汉阳州藕”原产地同步揭牌。据了解,蔡甸区持续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对“汉阳州藕”“毛三节”等地方特色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保护开发。同时,确定高蛋白、低糖的“莲花湖2号(香粉王)”为主推品种,已建成300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3个、500亩以上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14个。

加强育种种植之外,蔡甸区推动产业延链补链。“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莲藕保鲜、深加工取得技术突破,更多蔡甸莲藕产品端上大众餐桌。”武汉绿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军介绍,该企业开发的益生菌藕粉、藕粉饮品等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
“蔡甸莲藕市场认可度高,依托农科院技术支持,我们为当地农户提供种苗、物资等,并对收购的莲藕进行标准化加工及销售。”农门镖局供应链(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磊说,该企业日均售出20吨—30吨莲藕,并逐步拓展莲藕主题休闲等农文旅融合业务。
现场,袋装藕汤、杯装莲藕米泡、莲藕豆丝等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众人购买。从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蔡甸区通过引进转化科技成果,不断提高莲藕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制定蔡甸莲藕加工技术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标准化生产,还聘请高校院所专家指导“蔡甸莲藕”区域公用品牌、产业链建设。

今年以来,蔡甸莲藕“出圈”不断。蔡甸“藕王”亮相央视元宵晚会,3.473米蔡甸莲藕刷新最长莲藕吉尼斯世界纪录,“蔡甸莲藕”入选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全国百强。
当前,蔡甸区开展“四大比拼”,实施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化样板工程、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原产地保护及新品种引育、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等八大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科技化,持续擦亮“蔡甸莲藕”金字招牌。
蔡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抢抓科技兴农机遇,实施蔡甸莲藕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力争用2年—3年时间,推动蔡甸莲藕年产量超20万吨、年综合产值达50亿元,加快形成百亿级莲藕产业集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