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金投资中,定投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投资方式。很多投资者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怎样去挑选定投的合适时机,以及这个时机对投资收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市场估值角度来看,当市场整体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时,往往是定投的好时机。一般可以通过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等指标来衡量市场估值。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当市盈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时,意味着市场可能被低估,此时开始定投,在未来市场估值回归正常甚至高估的过程中,投资者可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因为在低估值时买入,相同的资金可以买到更多的基金份额。相反,如果在市场估值处于高位时开始定投,后续市场回调的风险较大,可能会导致短期内投资收益不佳。

经济周期也是影响定投时机的重要因素。在经济衰退末期或复苏初期,宏观经济政策通常会趋于宽松,利率可能下降,企业盈利也有望逐步改善。此时开始定投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企业盈利的增长,基金净值可能会随之上升,从而为投资者带来收益。而在经济过热阶段,市场可能存在泡沫,此时定投需要更加谨慎。
定投时机对投资收益的影响较为显著。以下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对比不同时机开始定投的情况:
开始定投时机 市场情况 可能的收益情况 市场低估时 估值低,价格便宜 长期收益潜力大,成本摊薄效果好 市场高估时 估值高,价格贵 短期可能面临亏损,成本摊薄难度大 经济复苏初期 政策宽松,企业盈利改善 收益增长可能性高 经济过热时 市场泡沫大 风险较大,收益不确定性高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参考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如果一只基金在过去市场下跌时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在市场上涨时又能跟随市场取得较好的涨幅,那么在合适的时机对其进行定投,可能会获得不错的收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的历史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只能作为参考。
在选择定投时机时,投资者还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如果是长期投资目标,如为子女教育或养老储备资金,那么可以适当淡化短期的市场波动,选择在市场相对平稳或低估时开始定投,并坚持长期投资。而如果投资期限较短,对收益的确定性要求较高,那么就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定投时机,尽量避免在市场高位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