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同舟:一位法国生态学家的30年中国科研行纪》亮相2025天府书展 新闻资讯

《万物同舟:一位法国生态学家的30年中国科研行纪》亮相2025天府书展

成都10月17日电 (单鹏)2025天府书展17日在成都开幕。当天,“见证与共鸣:中国生态文明的世界回响——《万物同舟:一位法国生态学家的30年中国科研行纪》(以下简称《万物同舟》)推介会暨版权输出文化交流活动”在书展现场举行。据悉,《万物同舟》由法国著名生态学家帕特里克·季洛杜(Patrick Giraudoux)所作。季洛杜是法国兽医科学院终身院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玛丽-路易·

行走江河看中国|农民以山致富,黄土高原上的两个奇迹 新闻资讯

行走江河看中国|农民以山致富,黄土高原上的两个奇迹

陕西10月17日电(记者 刘星晨 林勐男 孙静波 王海波)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土高原曾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傍山而生,征山治水,陕西省榆林市创造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两个奇迹。黄土高原地区的“三道防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辛店沟是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典型流域,也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近70年时间里,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开启了一场“由黄转绿”的水土

吉林推进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让旱地变高产田 新闻资讯

吉林推进玉米节水灌溉技术 让旱地变高产田

长春10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农业大省吉林正在加快推广玉米种植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应对干旱、盐碱化等制约粮食增产的挑战,推动该省西部平原向高效、节水、可持续的现代农业转型。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专家17日在长春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今年在吉林乾安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区,水肥一体化玉米种植取得显著成效。多点测产结果显示,轻度盐碱地玉米平均亩产达到906公斤,比常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