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通报:男子编造 "工行假金条" 谣言被追责

高山流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北京报道

7 月2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 8 起涉民生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上海一男子陈某为博眼球吸粉,编造 “工行假金条” 谣言被依法追责。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引发关注的 “金条疑似有杂质” 投诉客户与编造谣言被抓的陈某非同一人。

据公告显示,上海公安网安部门查明,陈某为46岁男性,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工行假金条,官方发通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谣言信息,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对相关单位正常经营产生影响。目前陈某已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今年5月,网友称其朋友在工商银行购买金条,发现内部有杂质,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涉事银行系工商银行上海嘉定支行,该支行回应称,近期,一位客户在上海嘉定区辖属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5月7日,网传在上述金条剪开加工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经核实,该情况不属实。

工商银行上海嘉定支行表示,该行高度重视此事,已与客户取得联系,安排相关金条生产厂家进行了现场核实,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此后,经与客户协商一致,上述两款金条送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进行质量检测。送检、领取检测报告环节,均由上海市嘉定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上述支行表示,经检测,两款金条检测报告均记载“检测结论:金含量为99.99%”,无质量问题。经上述质检机构以专业方式清洗,疑似杂质已脱落,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以上结论均获客户认可。

据本报记者了解,涉事金条上有“招金”字样,其生产厂家为招金集团,招金集团与工行合作生产“如意金”系列金条。资料显示,招金集团始建于1974年,位于山东省招远市,是一家以矿业链、深加工产业链为核心,金融产业、环保产业、教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公司旗下的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12月8日在香港主板市场成功上市。

公安机关提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谨言慎行要牢记。对网上各类“博眼球”信息,广大网民要加强鉴别、识别,关注权威发布信息,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相关推荐:

澳门开奖结果+开奖记录2025-掌握选购知识

二四六天天彩资料大全网最新2025,拒绝盲目打卡

今天澳门一肖一码100期_查看交易历史

澳门特马挂牌的图片_算法透明解读

澳门正版资料全年免费公开精准资料一利率结构解读

2025年新澳天天开奖_内容推荐机制

澳门六开彩天天免费查询机制讲解

新门内部资料论坛_常见误区整理

新澳六开彩综合走势图,不信抽奖返利

澳门传真图片今天-小心平台推荐

49333中奖王中王开持码续费结构分析

新澳门全年免费资料公开-识别折扣逻辑

新澳门龙门客栈图资料掌握退订技巧

新奥门2025年开奖结果查询-拒绝情绪驱动

今晚特马准确一肖-平台安全机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公安部通报:男子编造 "工行假金条" 谣言被追责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