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青年海南开展蓝碳科研交流

高山流水

海口6月24日电(记者 张茜翼)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牵头实施的“青年使者交流计划”——“蓝碳与滨海湿地青年科研交流项目”23日在海南大学启动。来自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21名师生与中国青年学者齐聚于此,围绕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展开深度交流。

蓝碳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具有高效的二氧化碳吸存能力,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如何科学评估其碳汇能力、固碳潜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成为中英两国青年学者共同探索的课题。

项目负责人、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赵鹏告诉记者,此次活动采取“理论+实践”的模式,涵盖主题讲座及实地调研,让中英青年学者“从论文里走出来,到湿地中找答案”。

海南是中国红树林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受益于各种保护修复措施,近年来,海南岛沿海一带红树林愈加葱郁茂密,吸引更多游人享受由碧海蓝天红树林交织而成的自然美景,以红树林保护区为载体的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呈现火热发展态势。

“中国近年生态修复的成效令人印象深刻。”普利茅斯大学海洋生物学教授詹森(Jason Hall-Spencer)点赞中国在生态修复中的多维实践。他特别提到,中国不仅关注碳储存,还统筹兼顾生物多样性提升、海岸防护和水质净化,这种综合修复模式值得借鉴。

活动期间,英国师生不仅制作以海洋元素为主题的艺术品,还学习生物标本处理技术。首次来华的普利茅斯大学研究生马特(Matt Bell)表示,这些跨学科的体验既生动又富有启发性,将艺术创作与科研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为理解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全新视角。

接下来,他们还将深入海南儋州等地,实地考察热带典型的红树林和海草床生态系统,运用碳储量调查、环境DNA技术、无人机遥感、植物生理学监测等多种方法开展实地操作。

科研合作之外,人文交流成为此次活动的亮点。英国师生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感知海南:在海南省博物馆探寻海岛历史;于海口火山口地质公园探寻火山地貌与热带生态的关联;走进美榔村了解传统农耕与乡村振兴。

中英青年学者在文化互鉴中深化理解。博士生艾丽(Ari Drummond)说,面对海洋酸化、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青年科学家需跨国协作。“大家通过智慧碰撞,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新思路。”(完)

相关推荐:

新澳门彩开奖结果今天新澳门2O23年 67期操作陷阱分析

新澳门四肖八码期期准精选料使用方法核对开票细节

香港四肖中特期期准免费公开——交易链条拆解

新澳门天天开好彩-实用科普

c0m6149新奥门老钱压,货源透明度

新澳今晚9点30分准确生肖,逻辑追溯

2025年正版免费大全_平台行为模式

新奥天天开奖结果查询_谨慎信用授权

72396王中王论坛_规避刷评行为

澳门四不像今晚的图,关注用户隐私

新澳天天彩资料大全社会调查

2025澳门精准正版免费查询-内容逻辑解析

2025十二生肖蛇49个码,实用指南

跑狗图993994www跑狗王中王——商业逻辑分析

澳门一码精准必中_拆解购买门槛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中英青年海南开展蓝碳科研交流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