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即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企业发行可转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融资成本较低。相较于普通债券,可转债的票面利率通常较低。这是因为投资者愿意接受较低的利息,以换取未来可能将债券转换为股票的权利。对于企业来说,支付较低的利息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减轻财务负担。例如,一些企业发行的可转债票面利率可能仅为 1% - 2%,而同期普通债券的利率可能在 3% - 5%甚至更高。

其次是延缓股权稀释。企业如果直接发行股票融资,会立即增加股本,导致股权稀释。而发行可转债,在债券持有人未行使转换权之前,企业的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只有当债券持有人选择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时,才会增加股本。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股权稀释的时间,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再者是吸引投资者。可转债兼具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都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可转债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和本金偿还保障,风险相对较低;对于激进型投资者来说,可转债有机会转换为股票,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
发行可转债对投资者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从收益角度来看,如果企业发展良好,股价上涨,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获得股票增值带来的收益。相反,如果股价下跌,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
从风险角度来看,可转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转债的价格可能会下跌;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股价长期低迷,投资者可能无法实现转换股票的预期收益,甚至可能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
下面通过表格来对比一下可转债与普通债券、股票的特点:
类别 收益特点 风险特点 性质 可转债 有固定利息,可转股获增值收益 受股价、利率等因素影响 兼具债券与股票特性 普通债券 固定利息收入 利率风险、信用风险 纯债权性质 股票 股息及股价上涨收益 股价波动大,风险高 股权性质投资者在面对可转债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因素,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