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赣鄱看非遗:斫琴三春秋 古音传千年

高山流水

江西宜黄6月13日电 题:行走赣鄱看非遗:斫琴三春秋 古音传千年

作者 巫发阳 刘伦花

夏日时节,伴着此起彼伏的蝉鸣,走进江西抚州市宜黄县,缓缓流淌的宜黄河将城区一分为二,河畔的小屋传来阵阵悠扬悦耳的古琴声,这是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宜黄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封益华正在教学员弹奏《阳关三叠》。

“同样的曲子,不同的人弹奏,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即使是同一个人弹奏,曲子也会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千变万化。”封益华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是为什么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如此感人。”

依托宜黄县新联会实践创新基地,宜黄县新联会理事封益华成立了古琴工作室,开设了古琴培训班,累计培训古琴爱好者上千人次,并与学员们一起参加各类文艺汇演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古琴、了解古琴,感受古琴文化魅力。

“其实教琴是副业,斫琴才是我的主业。”跟随封益华的脚步,来到他的家中,率先传来的是清幽典雅的古琴声,随即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两米多长的工作台,上面放满了斧子、凿子等工具,一张张等待制作的古琴整齐地悬挂在墙上。

“你觉得做一张古琴需要多久?”“你肯定猜不到,做一张古琴要三年。”封益华说,他斫制古琴严格遵循古法手工制作,包括选材、造型、槽腹、刮灰、打磨、髹漆、试音上弦等一百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历时三年才能完成。

指着工作台上等待髹漆的古琴,封益华介绍,“髹漆是古琴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经过髹漆的古琴可以历经千年不腐不朽,所以我会一遍又一遍地髹漆,直至琴身的肌理与色泽达到满意的程度。”

2004年,封益华拜入智藏法师门下,开始学习弹琴与斫琴。2014年,封益华学成出师,婉言谢绝上海、扬州等地的邀约,回到家乡安心弹琴、斫琴。

“江西从事斫琴的工匠特别少,所以许多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但是要么因为生漆过敏半途而废,要么因为难以养家糊口另谋出路,能够坚持下来的屈指可数。”封益华介绍,斫琴11年,他只收了6个徒弟,一共制作了80多张古琴。

近年来,随着封益华的斫琴技法日益炉火纯青,其名声亦如琴音般悠扬远传,来自全国各地的古琴订单纷至沓来,“我每天练琴两小时,斫琴八小时,我觉得能够将兴趣爱好变成想要的生活,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完)

相关推荐:

澳门精准三肖三码三期必中手机版-识别异常跳转

新澳门正版精准免费大全,中奖机制揭露

新门内部资料大全独家栏目_消费者权益

芳草地二肖四码最精准的更新时间-平台背书说明

马会传真,澳门-售后话术破解

澳门三肖三码精准100%免费_客观讲解

今晚澳门9点30分开用户评分分析

今晚12生肖开什么生肖_注意注册条款

2025年澳门9点35分开奖一,功能依赖分析

马报最新一期资料图2025版——远离赠品绑定

新澳门彩历史记录查询历史活动复盘

新澳六叔公今晚三肖,安全提示

777777888888精准管家婆网-生态关系分析

香港红姐论坛最准资料,关注异常短信内容

7777788888精准4肖_识别伪社交属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行走赣鄱看非遗:斫琴三春秋 古音传千年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