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系”老将晋升董事长,能否缓解博时基金固收王牌“流失”后遗症?

高山流水

来源:东西财经

“博时基金这家曾经的‘固收标杆’正站在规模排名下滑与业绩承压的十字路口。”

10天内,华夏基金、博时基金两家头部公募基金先后“换帅”。

华夏基金由中信证券总经理邹迎光接任董事长,原总经理李一梅升任副董事长并继续留任总经理;博时基金则“将帅”齐换,去年5月才空降的招商银行“老将”张东,仅用17个月即由总经理升任董事长并暂代总经理。另有消息称,招商局仁和人寿首席运营官陈宇拟接棒博时基金总经理。

在两位银行系核心高管的全面主导下,博时基金深耕“固收+渠道协同”的战略导向愈发明确。这一战略调整显然是针对公司近期的业绩压力,即非货币基金规模排名同比下降1位至第7,净利润增速仅0.20%,亟需通过精准战略发力实现逆势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的“固收标杆”博时基金仍在遭遇核心团队“出走潮”的“后遗症”。2023年以来,陈凯杨、邵凯、王申、黄海峰、邓欣雨等5位固收大将集体转投中欧基金。基于此,博时基金目前面临的是2025年三季度末60%债基近三个月收益为负。

作为留守的“千亿顶流”,魏桢与鲁邦旺的管理规模看似稳固实则暗藏隐忧:规模重心过度偏向货币基金,魏桢管理的多只债基陷入“小规模+弱业绩”的双重困境。叠加产品清盘潮更是雪上加霜,继上半年7只基金清盘后,公司近期再增一只清算产品。

一系列信号表明,博时基金正深陷 “人才流失—业绩滑坡—规模缩水” 的负循环中,亟待掌舵者拿出破局之策。

01

“银行系”高管掌舵

日前,多家公募基金的核心高管发生变更。华夏基金刚官宣换帅,中信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邹迎光接任董事长;现任总经理李一梅升任副董事长,同时仍兼任总经理一职。

博时基金紧随其后,董事长一职亦有变动。10月15日晚间,博时基金公告称,自当日起,江向阳因工作安排辞任公司董事长一职,同日,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东正式接任董事长一职。

要知道,2024年5月张东刚接任总经理一职,一年多的时间即升任为董事长,属于“火箭式”晋升速度。而掌舵博时基金10年的江向阳目前已赴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任党委书记。

江向阳自2015年加入博时基金,同年7月担任总经理,2020年4月担任董事长。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在其掌舵的十年时间,博时基金的净资产从2015年1427.53亿元一路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08万亿元。

此外,为保障高管人员平稳过渡,张东自10月15日起代为履行公司总经理职务,期限不超过6个月。不过近日有消息称,博时基金总经理人选也将尘埃落定。据《观潮财经》消息,招商仁和人寿副总经理陈宇拟接任博时基金总经理一职。

如此一来,博时基金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均出身银行,具有鲜明的“银行系”背景,和博时基金重固收类产品的调性相契合。而此前掌舵者江向阳,则是深耕资管行业。

资料显示,张东出身自中国银行,后于1994年6月进入招商银行工作,任职时间超过30年,直到2024年5月“空降”博时基金任总经理。在招商银行的工作期间,张东曾历任支行行长,在总行营业部、零售银行部、财富管理部等多个部门担任副总经理,在总行信用卡中心任总经理一职。

引入资深银行业“老将”,可以看作是博时基金重视固收类产品的重要布局。张东拥有超过30年的银行业经验,并全程参与并推动招商银行财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另外,招商银行与博时基金同属招商局集团,是博时基金重要的代销渠道之一,其任职经历能够加强博时基金与招商银行渠道的协同效应。

拟新任总经理陈宇目前担任招商局仁和人寿首席运营官、副总经理,自2019年4月起同时兼任招商局仁和养老投资董事。履历显示,陈宇具备多元金融领域从业经验,曾先后任职于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及泰康资管:在工商银行总行担任基金托管部客户经理 / 副主任科员,在华夏银行总行历任基金托管部副处长、资产托管部处长;在泰康资管期间,曾任营销总监、首席产品官、董事总经理。

此外,其职业生涯还覆盖监管领域,形成了横跨银行、基金、投资、保险及监管的全方位专业背景。

在迎来核心高管的同时,博时基金非货基金规模由2024年同期第六名下滑至目前的第七名。

2025年二季度非货规模基金公司中,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汇添富基金和招商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1.52万亿元、1.33万亿元、8945.95亿元、7657.88亿元、7614.57亿元、7427.51亿元、6729.96亿元、6201.98亿元、5576.68亿元、5320.15亿元。

非货币基金规模的下滑直接传导至盈利端,博时基金的净利润表现同步承压。

2025年上半年,博时基金的营业收入为23.56亿元,同比增长6.36%;净利润为7.63亿元,同比增长0.20%,排名第九。同时,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的净利润位列前三,分别为18.77亿元、17.45亿元、11.9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84%、29.64%、15.24%;广发基金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43.54%至11.8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博时基金和净利润排名第十的兴证全球基金仅相差不足5000万元,后者为7.19亿元,但是兴证全球基金的净利润增幅高达17.84%,这也意味着博时基金的盈利排名面临被反超的潜在风险。

基于此,张东搭档陈宇的最新组合能否扭转博时基金非货基金规模排名下滑、净利润增长乏力的窘境,有待观察。

02

固收王牌流失与产品清盘压力

实际上,固收业务曾经是博时基金的优势领域,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固收核心人才集体出走,使得固收业务面临较大压力。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三季度末,博时基金旗下债券型基金有超过60%的产品近三个月是负收益。

《东西财经》曾梳理发现,自2023年起博时基金多位固收王牌相继跳槽至中欧基金。

陈凯杨原是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固定收益投资一部投资总监,在博时基金工作超过13年之久,后于2023年9月加入中欧基金。除了陈凯杨,博时基金数位固收团队的核心人物均加入中欧基金,包括博时基金固收团队核心人物邵凯,原固定收益总部研究组负责人王申,原固定收益投资一部投资副总监兼基金经理黄海峰,原混合资产投资部投资总监助理兼基金经理邓欣雨等。(可参考中欧基金“进” 与“退” :多位固收老将加盟 ,主动权益类产品成“弃子” ?)

目前,博时基金旗下债券型基金也发生了人事变动。9月2日,博时亚洲票息收益债基增聘郭志辉、杨涛两位基金经理,和何凯共管,数日后,何凯离任;当月,博时季季享三个月持有期债基的基金经理于渤洋离任,由郭思洁接任。

博时基金现存的固收团队成员有“千亿顶流”魏桢,其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3658.71亿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为36.71%。资料显示,2005年至2008年其曾在博时基金担任债券交易员,后短暂离任,又于2009年加入博时基金,2013年1月28日正式成为基金经理,累计任职时间接近13年。现任董事总经理兼固定收益投资二部总经理。

不过,魏桢超3000亿元的管理规模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问题,货币基金占比居高不下。具体来看,博时合惠货币B、博时现金收益货币A、博时保证金货币ETF C三只产品的资产规模分别达到1190.50亿元、1496.04亿元和528.41亿元,三者合计占其管理总规模的比重高达87.87%。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管理的多只债券型基金陷入规模迷你化困境,有多只产品资产规模不足1亿元。其中,博时中债1-3年国开行C、博时中债5-10农发行E、博时富华纯债债券A、博时中债3-5政金融债指数C、博时锦源利率债债券C的资产规模分别为0.89亿元、0.23亿元、0.19亿元、0.89亿元、0.09亿元,濒临清盘线。

另外,魏桢今年以来开始管理的博时中债1-3年国开行A/C、博时中债5-10农发行E的任职回报表现较差,分别为-0.14%、-0.16%、-1.26%。

作为博时基金另一大“千亿顶流”——鲁邦旺,其于2016年加入博时基金,同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380亿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报37.88%。但需注意的是,其规模主力仍集中于货币基金,债券类产品的规模占比偏低。其中,博时保证金货币ETF C的管理规模为528.41亿元,博时天天增利货币A的资产规模为377.06亿元,光这两只货基的管理规模就占比超过60%。

今年以来,鲁邦旺管理的多只固收类产品,任职回报不佳。其中,博时中债7-10政金债指数D、博时中债7-10政金债指数A、博时中债7-10政金债指数C的资产规模分别为0.12亿元、104.46亿元、38.68亿元,任职回报为-1.00%、-0.88%、-0.90%。

固收核心人才出走,权益类产品规模亦在缩水。截至2025年上半年,博时基金的权益类产品(包括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管理规模降至1238亿元,2021年高峰时期规模为1857亿元,缩水超30%。

此外,博时基金近期新增一只被清算的基金产品。10月23日,博时基金发布《博时富通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报告》显示,根据《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博时富通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结果暨决议生效的公告》,该基金的最后运作日为2025年9月11日,自赎回选择期届满的下一日即2025年9月12日起,该基金即进入清算程序,基金管理人不再接收投资人提出的申购、赎回、基金转换等业务申请。该基金进入清算程序后,停止收取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

数据显示,基金最后运作日(2025年9月11日)基金份额总额为1737.21万份。根据其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产总计1892.55万元,净资产合计1883.30万元。

一般来说,触发基金清算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连续50或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一旦触及,基金合同自动终止;二是连续50或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三是基金合同生效满3年后,对应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

尽管基金清算能释放投研、运营等有限资源,继而优化产品线,但也可能引发团队不稳,增加人才流失风险。此外,还会直接导致资产管理规模下降,影响行业排名;损害投资者信任,影响未来新基金的募集。而在2025年上半年,博时基金已有7只基金完成清盘。

相关推荐:

7777888888管家婆精准-核查对接接口

管家婆一肖一码100%准确一101940_技巧揭示

今晚出一准确生肖——揭秘过度包装

管家婆一肖一码%_判断商品真伪

新澳好彩资料大全正版资料下载_促销手法拆解

黄大仙三肖三码必中精准查验折扣叠加规则

2025年王中王正版免费——提高维权意识

2025新奥管家资料大全——数据使用目的

新澳今天最新准确消息-支付流程解构

澳门最精准真正最精准——不受明星效应误导

芳草地正版免费资料大全_核查对接接口

新澳门综合基本走势图-识别异常跳转

新版跑狗图2025年检视宣传出处

新澳门800图库精准——信用评估机制

澳门期期中555——实证报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招商系”老将晋升董事长,能否缓解博时基金固收王牌“流失”后遗症?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