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河清水送下游 流域经济成增长引擎

高山流水

兰州10月10日电 (王牧雨)随着“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作为黄河国家战略首倡之地,甘肃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当日,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甘肃通过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污染防治与绿色发展,实现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达Ⅱ类,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6%,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流失治理区,肩负着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要使命。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丁巨胜介绍说,甘肃重点推进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建设,其中甘南“山水工程”已全面建成,累计完成修复治理面积16.3万公顷。这片仅占黄河流域5%国土面积的区域,贡献了流域20%的水资源,“黄河蓄水池”功能持续凸显。

同时,甘肃加强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保护,推进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2020年的67.65%提升至2024年的70.25%,生态固土能力显著增强。

针对黄河流域荒漠化问题,甘肃深入实施“三北”工程,聚焦河西走廊风沙带、中部沿黄沙化土地、陇东毛乌素沙化土地等重点区域,打造点线面结合的复合生态防护网络。“十四五”以来,黄河流域共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68.13万亩,全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现面积减少、程度减轻的“双缩减”态势,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污染防治是黄河保护的关键一环。甘肃统筹推进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及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完成黄河流域570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提前两年消除流域内劣V类水体。截至目前,黄河甘肃段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已连续9年稳定达到Ⅱ类,真正实现“一河清水送下游”。

值得关注的是,甘肃在推进黄河生态保护的同时,并未放缓绿色发展步伐。

据丁巨胜介绍,“十四五”以来,甘肃依托黄河流域资源禀赋,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大特色优势产业,聚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黄河流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6%,以1/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3/4的GDP,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完)

相关推荐:

王中王澳门全年免费大全_拒绝诱导跳转

二四六奥门天天彩免费资料大全信用体系解释

新澳开奖历史查询走势图内容监管机制

2025正版资料免费大全-抵制诱导消费

二肖四码最准100%_交易明细说明

白小姐三肖三码必开一码开奖——流量导向机制

2025澳门特马今晚开奖一,了解政策背景

聚宝盆4949免费资料大全查阅评分分布

新澳好彩资料免费提供——消费警告

聚宝盆免费资料大全-支付链接剖析

马会传真136941com,购买频率剖析

777777888888精准管家婆网-生态关系分析

澳门一码一肖一特一一中,信任构建研究

2025正版资料三中三免费大全-账户安全说明

2025澳门资料大全,正版资料查询甄别虚假热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甘肃:一河清水送下游 流域经济成增长引擎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