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经天下WEEKLY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从“缺芯少魂”的困局中突围,迅速崛起为全球重要的芯片产业力量。这一转变背后,离不开一批在硬件和软件领域攻坚克难的芯片独角兽企业的努力。《财经天下》特别策划了“大国强‘芯’”专题,本文为该系列的第二篇。近期,冲刺“国产GPU第一股”的摩尔线程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按融资估值,其为早期投资人带来了堪称奇迹的回报。
作者 | 豆蔻
编辑 | 阳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摩尔线程跑出上市加速度
冲刺“国产GPU第一股”的摩尔线程,在大众期待中踏出了关键一步。
9月26日,摩尔线程宣布,其科创板IPO申请通过上交所上市委会议审议,并于当日立即提交了注册申请。在此之前,摩尔线程于6月30日获科创板IPO申请受理,到完成过会只花了88天时间。
要知道,科创板企业从申请获受理到过会,不少时长都得在200天左右。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布局“图形+AI计算”的GPU公司,摩尔线程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今年47岁的张建中,本身就是一位芯片工程师,曾长期从事GPU研发工作。他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曾在戴尔、惠普等IT巨头任职,于2005年加入英伟达。
在英伟达的任职经历,是张建中职业生涯中的关键篇章。他在英伟达工作长达15年,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和中国区总经理,主要职责便是开拓英伟达GPU的中国市场,促使该业务在国内的市占率从2008年的不到50%,提升到了2020年的80%。
英伟达GPU高歌猛进的同时,2019年至2020年国内掀起了芯片创业的第一轮浪潮。各项利好政策推动下,壁仞科技、燧原科技、沐曦股份等一批初创公司涌现。
看到了国产芯片历史机遇的张建中选择离开英伟达,于2020年在北京成立了摩尔线程。和其他芯片企业不同,摩尔线程的野心非常大,它走的是“英伟达式”全功能GPU路线,主打的核心竞争力便是自研架构“MUSA”。
MUSA是国内少数支持FP4至FP64全精度计算的GPU架构。在最关键的生态建设上,摩尔线程的MUSA并没有选择从零造生态,而是强调与现有英伟达CUDA生态的兼容性。通过独创工具,摩尔线程能自动转换英伟达的CUDA代码,大幅降低用户切换成本。区别于英伟达CUDA软件生态的封闭性,摩尔线程若能通过MUSA吸引开发者,将形成长期竞争壁垒。
有了MUSA作为底层基石,摩尔线程不同用途的GPU硬件能用同一套基础架构进行设计和扩展。这种统一性带来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研发效率大幅提升,摩尔线程可以快速铺上大量产品。
业务路线上,摩尔线程走了一条更难的路:全功能GPU发展路线。摩尔线程不仅拥有面向消费类的GPU显卡,也有面向企业级的专业图形加速卡、面向服务器的智算卡和图形加速卡,以及SoC产品(系统级芯片)。
更广泛的产品布局,也意味着相对更大的研发投入。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摩尔线程累计研发投入为38.1亿元,比其他国产GPU企业都要高。硬币的另一面就是,摩尔线程的亏损额也随之持续扩大,近三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
如今,摩尔线程产品虽然在性能上依旧与英伟达有差距,但在目前国产芯片产品中已经“很能打”了。摩尔线程MTT S80显卡的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已接近英伟达RTX 3060水平。
芯片创业毕竟是一条漫漫长途,想要寻求突破,国产GPU企业纷纷寻求资本市场的助力。在这方面,一些敏锐的投资机构也已提前占位。
摘到果实的背后赢家
作为一家独角兽企业,摩尔线程向来不缺投资机构的青睐。不过,不同机构在这轮资本热潮中的收获也将有所不同。有机构在天使轮就慧眼识珠,摘下了最甜美的果实。
2020年,摩尔线程在短短3个月内便完成了两轮融资,作为一家成立不到100天的初创企业估值即超过10亿美元,一举刷新当年“最快晋升独角兽企业”的行业纪录。
此后摩尔线程的融资速度也可谓势如破竹,5年内经历了7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百亿元,身后的投资方也是“群英荟萃”,涵盖了中国移动、深创投、上海国盛、中银国际、建银国际、招商局创投、中关村科学城、红杉资本等众多国资和风投机构。
直到2024年11月底,摩尔线程宣布启动科创板上市辅导后,不少机构为押注上市后的流动性溢价,不惜高价向原有股东收购老股。摩尔线程表示,2025年1月至2月,不少机构如厚雪资本、深创投、青岛图灵、久奕投资、温州科信等的入股价格创下新高。
至本次IPO发行前,摩尔线程融资估值达298.45亿元,股东数量多达82家。其中,作为创始人、实际控制人的张建中,无疑将是受益最多的一位,其直接和间接控股比例合计为36.36%,对应股权价值约107亿元。
▲图源/摩尔线程官网
在摩尔线程背后豪华的投资机构阵营中,要论投资收益率最高的赢家,莫过于参与摩尔线程首轮融资的投资方——“沛县乾曜”。工商信息显示,沛县乾曜注册资本为190.48万元,仅对外投资了摩尔线程这一家企业。
作为最早期的外部投资人,沛县乾曜曾拿到了极低的入股价格,对摩尔线程的初始投资为190.4762万元。目前其对摩尔线程的持股比例为4.2494%,按照当前公司估值计算约为12.68亿元,大约翻了667倍。
这还只是一级市场的投资狂热。随着摩尔线程上市脚步明显加快,二级市场对其也明显追捧了起来,有投资者甚至拿它和寒武纪对比,认为其未来具备巨大上涨空间。因此,尽管还没有上市,A股市场上的“摩尔线程概念股”已经闻风而动。
早在过会消息传出前,摩尔线程概念股就迎来了大涨。典型如直接持股摩尔线程1.03%的和而泰,于9月18日~23日实现4天3个涨停板。
在摩尔线程过会后的首个交易日,不少摩尔线程概念股又躁动了起来。9月29日早盘,初灵信息(维权)涨超15%,盈趣科技触及涨停,和而泰、中科蓝讯、联美控股等涨幅靠前。
不过,由于摩尔线程自身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这些公司的股份占比都相对较小,大多不到1%,且不少公司都是间接持股。它们通过摩尔线程上市获得的资本红利究竟有多少,仍待观察。
下一个寒武纪?
过去三个月,寒武纪股价飙涨,一度超越茅台成为A股“股王”,为国产芯片板块打开了想象空间。如今摩尔线程能否再现寒武纪的上涨“神话”,也搅动着许多人的心绪。
从业务层面来看,按照摩尔线程官方表述,本次IPO计划募资80亿元,稀释10%~20%的股份,筹集的资金将主要投向AI芯片和图形芯片研发。拿到钱之后,摩尔线程紧跟着要做的,便是推进战略转型和产品技术迭代。
目前,摩尔线程的AI智算产品主要包括集群、板卡、一体机等。自去年开始,AI智算成为摩尔线程核心产品和主要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AI智算产品收入占比达到94.85%。
对此,摩尔线程表示,这是由于市场对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云服务等需求大幅提升。而AI智算产品收入增长对公司带来的另一关键利好影响,就是其惊人的毛利率涨幅。
2024年,摩尔线程AI智算产品毛利率达90.7%,公司总毛利率从2023的26%上升到2024的71%。对比2024年英伟达75%的毛利率,摩尔线程并没有显著落后。
从营收规模来看,2024年摩尔线程实现营收4.32亿元。相比之下,寒武纪去年营收为11.74亿元,约为摩尔线程的2.7倍。但和寒武纪一样,摩尔线程也已进入业绩高速增长期。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营收已达到7.02亿元,超过其2022~2024年的营收总和。
目前,A股芯片上市公司中,寒武纪、海光信息等都实现了高估值。尤其是寒武纪,它在2025年预计实现营收为50亿~70亿元,但目前市值已超过5000亿元,足见资本市场对芯片领域的火热情绪。作为资本“新星”的摩尔线程,自然也被赋予了极高的期待值。
尽管当下AI算力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但玩家众多,摩尔线程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忽视。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摩尔线程的AI算力产品目前市占率依旧很低。
摩尔线程在问询函中坦言,2024年,其AI智算产品、图形加速产品及智能SoC产品在国内相应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尚不足1%。
环顾整个行业,除了摩尔线程,“国产GPU四小龙”中的另外三家公司也在加紧IPO进程。燧原科技、壁仞科技于去年8月和9月发布了辅导备案报告;沐曦股份的IPO申请则在今年6月30日已被受理,并在9月21日进行了第二轮审核问询,目前正在等待上会公告。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同类公司登陆资本市场。